
宏村,是古徽州历史遗存的一个神奇村落,位于黄山西南麓,距黟县县城11公里,距黄山风景区35公里,被誉为“中国画里的乡村”整个村落占地19.1余公顷。

南宋绍兴年间,宏村人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,建造出堪称“中国一绝”的人工水系村落,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,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,尤其是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,专家评价宏村是“人文景观、自然景观相得益彰,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详细规划之村落”。
2000年11月30日,中国皖南古村落-西递宏村作为“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,传统建筑的典型作品,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”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2011年5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5A景区。宏村还是国家重点文保单位,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、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、中国最美的村镇,全国生态文化村。
宏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,承志堂“三雕”精湛,富丽堂皇,被誉为“民间故宫”。著名景点还有:南湖春晓,书院诵读,月沼风荷,牛肠水圳,双溪映碧,亭前古树,雷岗夕照等。树人堂、桃源居、敬修堂、德义堂、碧园等一大批独具匠心、精雕细作的明清古民居至今保存完美。宏村山水秀美,人文荟萃,古风依旧,民风纯朴。
游览线路参考
南湖 → 南湖书院 → 乐彼园 → 水圳 → 敬德堂 → 月沼 → 乐叙堂→ 敬修堂 → 承志堂 → 树人堂 → 桃源居 → 村口古树
南 湖

南湖位于宏村南首,挖凿于明万历丁未年(公元1607年),仿造西湖“平湖秋月”的形式建成南湖。
南 南 湖 湖
南 湖 书 院

南湖书院建于清嘉庆年间(公元1814年),具有浓厚徽州建筑风格的古建筑,面积十余亩。由志道堂文昌阁、启蒙阁、会文阁、望湖楼、祗园组成。徽商注重在家乡对于教育的投资,书院宽敞明亮,雄伟华丽;选址于宏村风景最秀美的地方,坐北朝南,视野开阔;建筑选材考究,如梁柱精选已有3、4百年的树龄香樟、白果实木制成。徽商把村中最美的地方用来建造学校,“最穷不能穷教育,最苦不能苦孩子”的做法,几百年前就在这儿淋漓尽致地体现。
乐 彼 园

乐彼园占地面积3400多平方米。有乐彼堂、凝雪斋、片玉一枝廊、傍云楼、椿和堂、豫和堂等组成。院内有百年香樟和200年树龄的龙柏木各一株。乐彼园名取自佛教故事,《阿弥陀经》描绘”极乐彼土,七重栏楯,七重罗网,七重形树,皆是四宝周匝围绕,是故彼园名为极乐。”
水 圳

水圳九曲十弯,穿堂过屋。总长有1200多米,挖凿于明永乐年间(公元1403—1423年),有防火、调温、饮用、洗涤、灌溉等功能。
敬 德 堂

敬德堂整幢建筑装饰简朴,屋柱为方形,是宏村明末清初民居的代表作,可以了解普通商人的生活情况和徽州明、清建筑的格局。它位于宏村牛肠水圳下游转弯处,建于清初顺治年间(1646年),为H型民居。厅堂背向排列,前后厅均有天井,采光性能好,两侧为厢房,南侧为前院,北侧为厨房,厨房里还有一个小天井,东侧还有一座面西朝东的小偏厅和大花园。
月 沼

"月沼",老百姓称月塘,这是所谓"牛胃",老百姓称"牛小肚"。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(公元1403年-1424年);月沼水常年碧绿,塘面水平如镜,塘沼四周青石铺展,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,蓝天白云跌落水中。
乐 序 堂

位于月沼的北面就是宏村汪氏宗祠乐叙堂。乐叙堂是一处建于明代的汉族祠堂建筑,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。
敬 修 堂

建于清道光年间,正厅前后序进二单元、三间二楼结构。东侧为偏厅和廊式厨房。堂前巧妙设置两套庭院,呈规整长方形、地面青石铺展考究,镶砌花坛鱼池,两株与房宅同龄的牡丹即驻芳藏艳其间。
承 志 堂

承志堂,宅居名,位于黟县,建于1855年前后,为清末盐商汪定贵住宅,砖木结构,全屋有木柱136根,大小天井九个,七处楼层,大小60间,门60个,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,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。承志堂木雕,大多层次繁复,人物众多,且人不同面,面不同神,有较高艺术价值。
树 人 堂

外门为八字门楼,内置悬枋栏板,象征官家的威严与排场,代表了曾经的显赫地位;不设后门,客人大门进大门出,象征建造者为官的品质。
桃 源 居

桃园居虽说规模不大,但门楼砖雕和室内木雕堪称精品。 门楼上的砖雕刻得精细,而且层次比较多,清狮白象等动物形象生动,尤为独特的是门楼上部用水磨砖砌一弧形门额
村 口 古 树

在宏村村口,一眼望去,可见到两棵有500年树龄的古树。这两棵大树,一棵叫枫杨树,当地叫红杨树;一棵叫银杏树,当地叫白果树。